「身边事·要重视」警惕:维修设备时平台垮塌

2024年10月,湖南某有限公司设备维修工周某与钟某在进行设备早检时,发现平台链条扣存在破损情况,两人随即对设备进行了断电处理,并上报主管请求更换链条扣。在手摇平台上升至平面后,钟某在平台下方进行链条扣油污清理时,不慎触碰到已松开的链条,导致平台突然垮塌。钟某头部右眉骨处被安全帽边缘划伤,腰部也被其他物件碰伤。事故发生后,钟某被立即送往医院救治,经诊断为头部的损伤(皮肤裂伤)以及腰背部挫伤(软组织挫伤)。

事故原因

一是设备维护不到位。对设备的日常检查不够细致全面,特别是对链条扣这类关键部件的维护不足,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破损的部件。

二是人员操作不当。周某和钟某虽然按照基本流程进行了断电处理,但在后续清理油污环节,钟某独自处于平台下方且未采取额外防护措施。同时,手动摇动平台上升后,未对所有设备部件进行稳定性确认便直接开始作业。

三是安全管理存在漏洞。企业对设备维修和日常巡检工作的安全管理存在不足,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能有效识别和防控。

举一反三

这种平台垮塌事故在拥有简易升降平台等设备的机械加工、仓储运输类企业中较为常见。特别是在设备局部部件损坏、人员操作不当、防护缺失等情况下,更易发生事故。例如,在高空作业、机械部件维修、电气设备检修等复杂环境中,若设备维护不善或人员操作不当,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

常见预防措施

设备管理方面

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定期巡检制度,明确巡检周期、责任人和检查标准。对链条、链条扣等关键受力部件要进行重点排查,一旦发现老化破损迹象,立即安排更换。同时,设立设备档案,详细记录维护历史和部件更换时间等信息,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部件使用寿命和故障时间节点,提前做好预防性维护计划。

人员操作规范方面

企业应对所有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再教育,使其不仅熟悉设备结构和维修流程,更能深刻认识到每个操作步骤背后的安全风险。同时,严格要求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佩戴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,如安全帽、安全鞋、防护手套等。

作业现场管理方面

企业应在维修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隔离带,防止无关人员误入。同时,加强作业现场的监督,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维修作业过程,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,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行为,立即制止并进行纠正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